

琿馬口岸鐵路是1992年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確定的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同道項目,是中俄兩國間三個鐵路口岸國際運輸通道之一,亦是中俄濱海2號國際交通走廊的關鍵國際樞紐。對應的琿春鐵路口岸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一類客、貨鐵路口岸,是我國一帶一路國際通道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琿馬口岸鐵路中方段鐵路和琿春國境站由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該段鐵路上接中鐵沈陽集團圖們站與中國鐵路網相連,下經琿春市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哈桑支線相交于長嶺子邊境線,全長81公里,沿線設有7座車站2個交接所,全線簡稱圖琿長地方口岸鐵路。
目前圖琿長鐵路運輸能力及口岸換裝站換裝能力年1000萬噸。
一、琿馬口岸鐵路發展歷程
1992年,中俄雙方開始洽談修建中國琿春-俄羅斯馬哈林諾口岸鐵路,中國吉林省人民政府、沈陽鐵路局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政府、遠東鐵路局共同簽訂了修建琿馬鐵路協議;
1993年,中俄琿馬口岸鐵路開工建設;
1996年6月,圖們—琿春段鐵路通車試運營,10月,中俄琿馬口岸鐵路實現接軌;
1998年2月,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兩國政府首腦簽署了關于開設琿春(中國)-馬哈林諾(俄羅斯)的國際鐵路口岸的文件,同年12月,國務院國函1998(110)號《國務院關于同意開放琿春鐵路口岸的批復》確定,琿春鐵路口岸為國家一類客、貨口岸。同月,琿春站及圖琿長鐵路被列入中蘇國境鐵路協定中;
1999年7月,鐵道部運輸局發路內傳真電報《關于圖琿線與全路營業線辦理貨物直通運輸的通知》,標志著圖琿鐵路正式加入全國鐵路網。
2000年2月,中俄琿馬口岸首次實現國際聯運試運營通車過貨;
2001年10月,琿春鐵路口岸正式通過國家海關總署驗收。
2004年4月,因琿馬口岸鐵路俄方段所有者與俄鐵股份公司法律糾紛以及卡梅紹娃亞國境站基礎設施和邊檢設備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俄方關閉己方口岸,琿馬鐵路口岸國際聯運暫停運輸。
2013年8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多年大力支持和集團公司不斷努力下,中俄琿馬口鐵路岸成功實現旨在恢復常態化國際聯運的試運行作業;
同年12月,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公司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在莫斯科簽署《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關于組織鐵路運輸的協作合同》并成功組織外貿貨物經琿馬鐵路口岸國際聯運,標志著中斷長達九年的中俄琿春-馬哈林諾國際鐵路口岸正式恢復常態化運營。
2014年4月,在朝鮮平壤市舉行的第29次鐵路合作組織總局長會議通過決議,賦予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鐵路合作組織加入企業身地位。
2015年5月,國家鐵路局向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核發《鐵路運輸許可證》,同月經中俄琿馬鐵路口岸的琿春-扎魯比諾港-釜山港鐵海聯運集裝箱過境運輸航線正式開通。
2017年,琿春口岸在我國對外開放一類邊境鐵路口岸通道中,運量排名躍居第五。
2018年9月,中俄琿馬鐵路口岸實現琿春-扎魯比諾港-寧波港集裝箱內貿外運貨物跨境運輸航線首航。
二、琿馬口岸運營情況
1.運輸組織
琿馬鐵路口岸國際聯運運輸組織工作由東北亞公司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共同完成。兩公司間簽有直接的鐵路運輸組織協議,根據該協議的規定,雙方按商定的月度計劃運量組織外貿貨物運輸。運輸組織作業依照中俄雙方共同遵守的《國際貨協》、《中蘇國境鐵路協定》及《琿春南站與卡梅沙瓦婭站1435毫米和1520毫米混合軌單線區間列車運行細則》等標準法律文件辦理。
2.運量
琿馬口岸開通初期,有限于當時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發展水平和雙方鐵路部門的協作服務水平,國際聯運未曾得到持續穩定均衡的發展。自2000年2月首次實現國際聯運過貨起,至2004年4月因俄方原因國際聯運中斷,琿馬口岸累計過貨量為5萬余噸。
琿馬口岸蓬勃發展肇始于國際聯運的恢復。2013年12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及其所屬遠東鐵路局等中俄兩國鐵路部門長期不懈共同努力下,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公司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在莫斯科簽署《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關于組織鐵路運輸的協作合同》并成功組織外貿貨物經琿馬鐵路口岸國際聯運,標志著中斷長達九年的中俄琿春-馬哈林諾國際鐵路口岸正式恢復常態化運營。自此琿馬口岸發展駛入快車道,過貨量激增,且連年增長,屢創新高,目前已累計運輸貨物近千萬噸。
目前琿馬鐵路口岸主要運輸貨物品類為煤炭、礦粉、鋸材等大宗貨物。
三、琿馬口岸協調機制及國際合作
中俄琿馬鐵路口岸中方段鐵路所有者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俄方段鐵路所有者俄鐵股份公司間建有定期會晤機制,雙方每年共同舉行國境鐵路聯合委員會例會,協調口岸運輸組織,鐵路基礎設施同步現代化升級改造等事宜。同時,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受國家鐵路局和其他主管部門之邀派員參加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交通分委會框架下的鐵路工作組會議、過境運輸工作組會議以及口岸工作組會議等與琿馬口岸工作及發展相關的中俄兩國政府間的會議。此外,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亦積極參加鐵路合作組織框架下包括鐵路總局長會議、運量會議等在內的與琿馬口岸鐵路運營相關的會議。通過參加上述會議,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得以在企業層面、國家層面,雙邊、多邊乃至國際范圍內,就琿春-馬哈林諾鐵路口岸的運營、發展以及國際聯運運輸組織工作等問題與各有關方進行討論、協商,以促進琿馬口岸可持續性地穩健發展。
四、琿馬口岸發展規劃
未來將繼續推進實現雙向多品類貨物運輸,大力拓展集裝箱物流和內貿外運跨境運輸業務將是口岸今后運輸工作的優先發展方向。
鑒于琿馬口岸鐵路是中俄共建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交出貨物品類的規劃上,琿馬口岸將會以集裝箱運輸為突破口,經該通道向南、北兩個方向運輸。北向打造長琿歐集裝箱班列,通過哈桑鐵路接入俄西伯利亞大陸橋輻射至歐洲地區,可達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赤塔、伊爾庫次克、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鄂木斯克、車里雅賓斯克、莫斯科等俄羅斯重要城市,直至白俄羅斯、德國、波蘭、等歐洲其他國家。南向重點打造琿馬鐵路口岸經俄羅斯扎魯比諾港連接環日本海及亞太地區開展港口的鐵海聯運,其中主要發展中國東北地區糧食經扎魯比諾港向中國南方的內貿外運,目前正在積極開展集裝箱糧食跨境運輸,未來在扎魯比諾港擴能改造興建糧食碼頭后,還將大力發展散糧跨境運輸。
琿馬鐵路建設規劃遠期運輸能力將達到年2000萬噸以上。
隨著中俄兩國元首共同建設濱海2號國際交通走廊共識的不斷落實,以及吉林省加快建設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政策的落地,琿春鐵路口岸正在迎來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未來,中俄琿馬鐵路口岸將會成為中俄兩國交通基礎設施互聯的典范,民心相通的橋梁。